空气质量:优

景区最大承载量:2万人

当前位置   :  首页>  唯美海螺 > 文化海螺 > 红色文化>正文

甘孜州的红色记忆

来源:本网站

日期:2016-09-01 11:50:56

浏览:

评论:次

一键分享:

甘孜州是中国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内地与西藏的纽带,藏汉民族友好交往的桥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1935年,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先后进入甘孜州16个县停驻,活动期长达15个月,红军第一次在中国藏区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甘孜藏区人民为了支援红军,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历史性的贡献,其革命功绩永载青史, 1950年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同志作出了“甘孜藏区人民对保存红军尽了最大的责任”的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开国十大元帅除陈毅元帅外,长征时都到过甘孜藏区;所有大将中除粟裕和徐海东大将外在长征时都到过甘孜藏区。

1935年5月29日,红一方面军在泸定飞夺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打通了红军北上抗日的通道,泸定桥因此成为红军长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国际友人赞誉为“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毛泽东同志也为此写下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壮美诗篇,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的奇迹。

在红军飞夺泸定桥成功以后,又以飞越岭突破敌防线和翻越夹金山在两河口的一、四方面军会师,宣告蒋介石“南追北堵”、“截击其为数段”图谋的彻底破产。而受张国焘分裂主义的影响,红四方面军在南下雅州,逼近成都时于百丈关遭受重大损失后,西进康北(甘孜州甘孜、丹巴、炉霍、道孚、新龙一带),建立川康根据地。张国焘另立中央(即所谓的“第二中央”),分裂党、分裂红军,遭到中央和朱德、刘伯承等同志的反对。为了保存红军主力的实力,实现红军北上抗日的大计,红军总司令部命令正在云、贵地区建立根据地的红军二、六军团北上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红二、六军团经过艰苦跋涉,途经巴塘、乡城、理塘、得荣、稻城、白玉等县在甘孜与红四军胜利会师,并在甘孜整编二、六军团为红二方面军,并决定北上。因此,甘孜会师成为红军长征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红军三大主力大会师的基础。

红军长征在藏区播下了第一粒火种,同时在甘孜州积极的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地方工作,建立了藏区第一个地方党组织及藏区第一个地方少数民族苏维埃政权(博巴政府)、地方武装等(如丹巴藏独立师等);红军与德格土司、灵雀寺、甘孜寺、白利寺等寺庙签定了各种和平友好条约,朱德总司令还多次专程前往甘孜白利寺看望该寺主持格达活佛,互赠礼品、秉烛长谈,格达活佛也多次到甘孜拜会朱德总司令,在朱总司令的谆谆教诲下,格达活佛成为红军和中国共产党最忠诚的朋友,在解放西藏时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在前往时被帝国主义特务暗杀;举办各种培训班大力培养藏族干部,不少藏族干部后来成为红军中的骨干;一九三六年五月在甘孜建立的“甘孜博巴政府”(博巴依得瓦共和国中央政府)是中华苏维埃西北联部政府成员,为红军在康北调整与战斗作准备做,红二、六军才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的大会师以及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的粮草准备,红军留下的伤病员的安置,发展生产,实施民族团结等做了大量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从一九三四年十月至一九三六年十月远征二万五千里,历时两年,在四川经历时间最长,达二十个月,而在甘孜州却停留了15个月,足迹几乎遍布甘孜州每一个角落。红军长征从疲惫之师,入人烟稀少、物产不丰、气候恶劣的藏区,并在这里休整、补充,作北上准备,历时15个月,此间红军数万人的粮食物质均由甘孜藏区人民供给,这对贫穷的甘孜藏区人民来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但甘孜藏区人民经受住了这一严峻考验,为支援红军,献出了自己最后一粒青稞,最后一点羊毛,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1948年一批热血青年在巴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东藏民主青年联盟(巴塘地下党),成为党在藏区建立的第一个全部由本地藏族党员组成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后来这批青年为和平解放西康省和西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建设四川藏区和新西藏的中坚力量。

在甘孜州和平解放后,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发布了进军西藏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进军西藏,18军在接到命令后立即开赴康定,再由新都桥分两路(一路经雅江、理塘、巴塘过金沙江,另一路经泰宁、道孚、炉霍、甘孜、德格过金沙江)进入西藏。为支援18军进藏,甘孜州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支持解放军的工作,德格土司派出万头牦牛帮助解放军驮运物质过江,康定自治区政府抽出数百名通藏汉两种语言文字的热血青年组成“第18军民族工作团”随军进藏担任翻译及处理民族、宗教等工作,干部群众为18军战士送衣送水送食物,帮助解放军修筑川藏公路。为解放西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上一篇: 第一页

我的评论

总体评价:

添加评价:

15-1000字

科普小知识

  • 1、磨西镇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解放前都称为磨西面。究其来历:一是说磨西盛产玉米面粉,运销打箭炉(康定)深受欢迎,康定人叫磨西面。

  • 2、海螺沟名称的由来:一种说法是因为在沟里有一座二层山,山上有一巨石的形状酷似海螺而得名海螺沟;另外一种说法是海螺沟。

  • 3、冰川形成后,在太阳辐射、暖湿空气及其它侵蚀冰川的有效热源的作用下,冰川发生融化或蒸发的耗损,并使冰层逐渐减薄,这种现象称为冰川消融。

  • 4、大陆性冰川又称“冷冰川”。主要发育在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地区。雪线附近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下,一般为500—800毫米,冰川主体温度经常保持在-1~-10℃以下。

  • 5、海螺沟冰川冰瀑布:落差最大的冰瀑布,高1080米,宽500米~1100米。

  • 6、冰川按形态分:山谷冰川、悬冰川、冰斗冰川、山麓冰川、复合形态冰川(如山谷-悬冰川、山谷-冰斗冰川等)、冰帽,以及极地冰盖、冰架、冰原等。

  • 7、适宜的气候和地形是冰川形成的两个最基本条件。

  • 8、我国共有冰川46298条,面积59406 15km2,是全球中低纬度山岳冰川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占全球冰川面积的0 4%,仅次于加拿大、俄罗斯、美国……

  • 9、冰川储存了全球85%的淡水,总体积2 6X107km3,若全部融化可使海平面上升将近70米。

  • 10、全球冰川总面积15,865,756km2(占陆地面积的10%),其中96 6%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近北极)地区,其次是北美洲1 7%,亚洲占1 2%,欧洲仅0 3%。

  • 11、运动的、动态变化的、能塑造地表、调节河川径流。

  • 12、海螺沟冰川属于海洋性冰川,它运动剧烈、对地貌改造作用强,表碛多而厚,颜色灰暗。消融量和积累量均大,受气候波动影响强烈。

  • 13、冰川按成因及物理特性分为海洋性冰川(温冰川)和大陆性冰川(冷冰川)。海螺沟属于海洋性冰川。

  • 14、冰川(Glacier)是以一定的运动规律运动,主要分布于大陆并能长期存在的冰体;它具有一定的形态和较大的规模,是由于大气各种固态降水的堆积和再结晶作用形成的。

快捷
方式



© 版权所有 (2023) 甘孜藏族自治州海螺沟景区管理局 蜀ICP备2023025625号
总访问量:355543 昨日访问:1279 您是今日第153位访客!

景区订阅号

景区服务号

景区语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