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优

景区最大承载量:2万人

当前位置   :  首页>  唯美海螺 > 体验主题 > 科普亲子>正文

常见的冰川地貌

来源:本网站

日期:2016-09-01 17:50:41

浏览:

评论:次

一键分享:

1.冰川侵蚀地形

(1)、冰斗

冰斗是冰斗冰川所塑的地形。在冰川发展初期阶段,冰雪利用自然洼地,塑冰斗形态。由于冰斗冰川位于雪线以上,冰蚀作用以冰冻风化作用为主,冰斗围壁的基岩在冰劈作用下不断地后退,冰斗被不断地拓宽,而在冰斗的底部,则由地巨厚冰层的冰体运动所产生的磨蚀作用,把冰斗的底部不断地磨深,同时在冰斗的出口处形成陡峻的冰坎。因此,冰斗的形态有三个明显部分:冰斗壁、盆地和冰坎。

地质构造与岩性对冰斗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坚硬均一的岩石为冰斗的发育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可使其发育成为典型的冰斗形态,并易保存下来。

冰斗地形为山岳冰川地形中最为普遍且可能是最明显的地形。更为有意义的是冰斗底的高程一般工表了雪线高度,因此,冰斗的存在与分布成为识别雪线转移的标志。当气候转暖雪线上升时,就会沿山坡产生一系列的冰斗。最上面的冰斗称为现代冰斗或活冰斗,而下部冰斗则由于冰雪的消融而形成一些冰斗湖,这些冰斗的底部则代表了当时古雪线的高度。当山体随地壳运动而上升,则雪线下降,雪线的下降会使古冰半上升并高于现代冰斗,这些冰斗间的相对高差则说明了地壳运动的幅度。在研究古冰川地形时,可依古冰斗来重建古冰期时之雪线。

(2)、刃脊、角峰

在相邻两个冰斗或冰川谷的发育过程中,斗(谷)壁不断后退,结果使相邻两个冰斗或冰川谷之间的分水岭愈来愈窄,最后形成象鱼鳍一样的尖背山脊,称为刃脊。由三个以上的冰斗发展所构成的尖锐山峰称为角峰。

(3)、冰川槽谷

冰川槽谷,又称冰川谷、U谷、幽谷等。它也是山地冰川冰蚀地形地形中最为明显的地形之一。冰川谷一般起源于冰期前河流切割的谷地或线性构造负地形。它在纵面上如同河谷地形一样,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冰川谷的源头往往不是从冰斗的后壁开始,而在冰斗冰坎和较低边缘处。从冰坎到槽谷的谷底处,呈一明显的陡坡,称为槽谷首壁。在槽谷首壁以下,即槽谷的上游部分,常常是较为开阔的粒雪盆地,称为围谷。围谷内常发育有冰川湖泊。槽谷的纵剖面形态呈现多阶梯形,称为冰阶(冰坎)。但也有缺乏冰阶形态特征的。

冰川槽谷的横剖面呈抛物线形或U字形、谷底平缓开阔,二壁边坡陡峭,谷坡上部常有明显小平台,称谷肩。槽谷的谷底宽度自上则下游由宽变窄,这一现象与一般河流谷地恰好相反。在两条冰川汇合处以下,槽谷宽度明显增加,但继续向下宽度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宽度。

2、冰碛物及冰川堆积地貌

(1).冰碛物基本特征

由于冰川融化而使冰川携带的碎屑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冰碛物,冰碛物基本特征如下:

冰碛物的粒度成分:冰碛物往往是巨砾、角砾、砾石、砂、粉砂和粘土的混合堆积。粒度相差十分悬殊,明显地缺乏分选性。

冰碛物的岩性:冰碛物的岩性成分严格地受冰川起源区和流动区基岩岩性的控制。因此,研究冰碛物特别是冰碛砾石的成分及其百分含量,对研究冰川运动方向,确定冰川中芯甚至划分冰碛物地层,都具有重要意义。

冰碛层的结构:冰碛物不具层理。但在冰碛物中可夹有由砾石、砂或粘土所组成的透镜体。这主要是由于冰下湖、冰面湖及冰内流水沉积的结果。

冰碛砾石的磨圆度:冰碛物中的砾石总的来说,没有经过磨圆,大多数是棱角状的。但是,冰碛物在搬运过程中由于与基岩摩擦或两块相邻砾石由于其运动速度的差异而相互摩擦,因而冰碛物砾石的棱角也会变钝,尤其是无磨圆的砾石也可再受冰川搬运而混于未磨圆的冰碛砾石中,因此冰碛物中也可以存在磨圆的砾石。

冰碛砾石的表面形态:冰碛物中砾石的表面形态,是冰碛物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冰碛砾石在搬运过程中,由于与基岩摩擦或相互摩擦,经常产生非常光滑的磨光面。有时由几个磨光面相交组成熨斗形的多棱冰碛砾石。在砾石的磨光面上,常有几组交叉平行的钉头形擦痕。具有擦痕的冰碛砾石称为条痕石-它是冰川作用的重要标志之一。

漂砾:是指冰碛物中巨大的石块。如在喜马拉雅山见到的漂砾直径可达28米。漂砾的棱角被磨圆,表面下凹,并有冰川擦痕。它是远源的,即是从很远的地方带来的。因此,研究漂砂的岩石成分,可以了解来源地区及冰川运动方向。

(2)冰碛物堆积地貌

按冰碛物的堆积方式,可把冰碛物划分为如下类型:停积型、融坠型和终积型。

停积型冰碛:在冰川向前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冰川的侵蚀作用而进入冰川底部的碎屑物质越来越多。当它们增加到超过冰川的负载能力时,这些碎屑逐渐地停止前进,在冰川的底床上堆积下来而形成停积型冰碛。一般地说,底碛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冰碛。

融坠型冰碛:形成于冰川衰退时期。当冰川融化时,其厚度也逐渐变薄,原来挟于冰川中上部的内碛及冰裂隙中的冰碛,越来越多地在冰面上暴露出来。当冰川完全融化以后,它们就以倾坠的方式直接坠落在冰床上或停积型冰碛上。这种通过冰种融化使碎屑物质直接坠落到冰床上的冰碛物称融坠型冰碛。一般侧碛和消融冰碛属于此种类型。

终积型冰碛:当冰川融化以后,原来的表碛和内碛坠落到早已形成的底碛上合称基碛。因为在基碛形成过程中有冰下水、冰面水和冰内水的作用,所以在基碛中常可见到砂、卵石及砾石所组成的透镜体,甚至有粘土质的湖相夹层。

由基碛组成的地形称为基碛地形,常见的基碛地形有:

冰碛丘陵:为比高不大的波状起伏地形,分布零乱。在丘陵之间常有宽浅的湖沼分布。冰碛丘陵的高低变化常与下伏基岩的起伏一致。但起伏程度要小。基碛的堆积减缓了原始地形的起伏。

鼓丘:一般是由含粘土较高的停积型冰碛所构成的椭圆形丘陵,椭圆长轴与冰流方向一致。鼓丘大小差别很大,高度由几米到几十米,长度由几百米到一、二千米。鼓丘往往成群地分布于大陆冰川前端终碛堤之内。山岳冰川区很少见。大部分鼓丘完全由冰碛物构成,有的则有一基岩核芯。基岩核芯常具有羊背石形态。它们有时出露于鼓丘的尾端(迎冰面),有时完全被冰碛物覆盖。

终碛及终碛地形:当冰川末端被给与消融处于平衡时,冰碛物就会在冰舌前端堆积成弧形长堤称为终碛堤。这种冰碛物叫终碛型冰碛,简称终碛,又可称为尾碛或前碛。一般说来,大陆冰川终碛堤长而低;山地冰川终碛堤短而高。终碛堤两侧不对称,一般是外侧陡内侧缓。

侧碛及侧碛地形:由于冰川对谷壁的侵蚀作用及崩塌等作用使冰川两侧及冰川表面边缘聚集了大量碎屑物质。当冰川融化时,这些物质就以融坠的方式堆积在冰川谷两侧,形成与冰川平行的长堤状地形称侧碛堤。

下一篇:第四纪冰川

我的评论

总体评价:

添加评价:

15-1000字

最佳观赏时间

康定木兰:3月中旬——4月中下旬

观赏杜鹃:4月中旬——6月中旬

最佳避暑:6月——9月

秋赏红叶:10月上旬——11月中旬

冬日玩雪:11月——3月

观赏冰川:全年

冬日玩雪:全年

日照金山:春-06:40左右

夏-06:20左右

秋-06:30左右

冬-07:00左右

科普小知识

  • 1、磨西镇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解放前都称为磨西面。究其来历:一是说磨西盛产玉米面粉,运销打箭炉(康定)深受欢迎,康定人叫磨西面。

  • 2、海螺沟名称的由来:一种说法是因为在沟里有一座二层山,山上有一巨石的形状酷似海螺而得名海螺沟;另外一种说法是海螺沟。

  • 3、冰川形成后,在太阳辐射、暖湿空气及其它侵蚀冰川的有效热源的作用下,冰川发生融化或蒸发的耗损,并使冰层逐渐减薄,这种现象称为冰川消融。

  • 4、大陆性冰川又称“冷冰川”。主要发育在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地区。雪线附近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下,一般为500—800毫米,冰川主体温度经常保持在-1~-10℃以下。

  • 5、海螺沟冰川冰瀑布:落差最大的冰瀑布,高1080米,宽500米~1100米。

  • 6、冰川按形态分:山谷冰川、悬冰川、冰斗冰川、山麓冰川、复合形态冰川(如山谷-悬冰川、山谷-冰斗冰川等)、冰帽,以及极地冰盖、冰架、冰原等。

  • 7、适宜的气候和地形是冰川形成的两个最基本条件。

  • 8、我国共有冰川46298条,面积59406 15km2,是全球中低纬度山岳冰川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占全球冰川面积的0 4%,仅次于加拿大、俄罗斯、美国……

  • 9、冰川储存了全球85%的淡水,总体积2 6X107km3,若全部融化可使海平面上升将近70米。

  • 10、全球冰川总面积15,865,756km2(占陆地面积的10%),其中96 6%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近北极)地区,其次是北美洲1 7%,亚洲占1 2%,欧洲仅0 3%。

  • 11、运动的、动态变化的、能塑造地表、调节河川径流。

  • 12、海螺沟冰川属于海洋性冰川,它运动剧烈、对地貌改造作用强,表碛多而厚,颜色灰暗。消融量和积累量均大,受气候波动影响强烈。

  • 13、冰川按成因及物理特性分为海洋性冰川(温冰川)和大陆性冰川(冷冰川)。海螺沟属于海洋性冰川。

  • 14、冰川(Glacier)是以一定的运动规律运动,主要分布于大陆并能长期存在的冰体;它具有一定的形态和较大的规模,是由于大气各种固态降水的堆积和再结晶作用形成的。

快捷
方式



© 版权所有 (2023) 甘孜藏族自治州海螺沟景区管理局 蜀ICP备2023025625号
总访问量:355543 昨日访问:1279 您是今日第153位访客!

景区订阅号

景区服务号

景区语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