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站
日期:2025-05-02 16:26:00
浏览:次
评论:次
一键分享:
五一小长假期间,海螺沟景区蓝天、雪山、日晕齐上阵,凭借“五月冰雪伴杜鹃”的独特景观,迎来旅游热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使得海螺沟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五月的海螺沟正值“一山观四季”的绝佳时节,海拔3600米的四号营地仍覆盖皑皑冰雪,游客们纷纷穿上厚外套,在雪地里尽情玩耍,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间。当日中午,以纯净的天空为背景,彩色光环镶嵌在太阳周围,十分耀眼夺目,与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有幸记录下这一幕的游人纷纷感叹。
游客郭颖莲告诉记者:“我这次是第三次来海螺沟了,因为这个地方风景很美,车程也不算太远,所以我们一家人趁着五一假期,第三次来到海螺沟,再次享受这里的美景!海螺沟的风景非常美丽,冰川也非常值得一看。欢迎大家多次来到海螺沟,欣赏这么美丽的风景!”
成都游客庄先生说:“从成都过来海螺沟这边,过来确实值得!这边空气也好,天然氧吧嘛,非常舒服。天气也不是很冷,非常安逸,在这边真的很享受这个小五一假期。真的没想到!上来会看到雪啊,看到这种日晕的奇观啊!好安逸!今天真的太巧合了,让人感觉耳目一新!今天带小朋友一起过来的,他看到雪啊,到山顶上就一直兴奋得很,开心得不得了,也见识了好多新事物。”
而海拔2000-3000米的原始森林中,高山杜鹃竞相绽放,粉白花朵与冰川、雪景相映成趣,形成“冰火交融”的视觉奇观,吸引了各地游客驻足赏花。以海螺沟为核心的贡嘎山域是世界上野生杜鹃花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分布的野生杜鹃花大约有68种,每年的4—8月是海螺沟地区杜鹃花盛开的季节,而 5月便是赏杜鹃的最佳观赏期,掩藏在山中的高山杜鹃随着海拔的升高次第开放,延绵数十里,与雪山、森林、溪流构成“山水画卷”。游客徒步于森林花海步道,体验“一步一景”的视觉盛宴,为五一小长假大家游玩观景增添了几分色彩。
成都游客姚先生对记者说:“这趟行程不管从风景人文、步行绿道、沿途的各种花卉。杜鹃花都很有特色,这个地方很值得来,我们感觉到不虚此行这趟游玩。
同样来自成都的陈女士也很高兴:“杜鹃花就是野杜鹃,开的非常的好,很适合我们游人过来游玩,看到了猴子,看到了小熊猫,看到了遍山的野杜鹃,欢迎全国的朋友来到我们这里打卡嘛,海螺沟还是值得一来的嘛。”
截至5月2日15时,海螺沟景区接待游客10233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25.63万元(其中: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接待游客4024人,同比增长26.14%,实现门票收入25.32万元,两馆一住地接待游客1806人。)
最佳观赏时间
康定木兰:3月中旬——4月中下旬
观赏杜鹃:4月中旬——6月中旬
最佳避暑:6月——9月
秋赏红叶:10月上旬——11月中旬
冬日玩雪:11月——3月
观赏冰川:全年
冬日玩雪:全年
日照金山:春-06:40左右
夏-06:20左右
秋-06:30左右
冬-07:00左右
科普小知识
1、磨西镇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解放前都称为磨西面。究其来历:一是说磨西盛产玉米面粉,运销打箭炉(康定)深受欢迎,康定人叫磨西面。
2、海螺沟名称的由来:一种说法是因为在沟里有一座二层山,山上有一巨石的形状酷似海螺而得名海螺沟;另外一种说法是海螺沟。
3、冰川形成后,在太阳辐射、暖湿空气及其它侵蚀冰川的有效热源的作用下,冰川发生融化或蒸发的耗损,并使冰层逐渐减薄,这种现象称为冰川消融。
4、大陆性冰川又称“冷冰川”。主要发育在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地区。雪线附近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下,一般为500—800毫米,冰川主体温度经常保持在-1~-10℃以下。
5、海螺沟冰川冰瀑布:落差最大的冰瀑布,高1080米,宽500米~1100米。
6、冰川按形态分:山谷冰川、悬冰川、冰斗冰川、山麓冰川、复合形态冰川(如山谷-悬冰川、山谷-冰斗冰川等)、冰帽,以及极地冰盖、冰架、冰原等。
7、适宜的气候和地形是冰川形成的两个最基本条件。
8、我国共有冰川46298条,面积59406 15km2,是全球中低纬度山岳冰川最多,规模最大的国家。占全球冰川面积的0 4%,仅次于加拿大、俄罗斯、美国……
9、冰川储存了全球85%的淡水,总体积2 6X107km3,若全部融化可使海平面上升将近70米。
10、全球冰川总面积15,865,756km2(占陆地面积的10%),其中96 6%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近北极)地区,其次是北美洲1 7%,亚洲占1 2%,欧洲仅0 3%。
11、运动的、动态变化的、能塑造地表、调节河川径流。
12、海螺沟冰川属于海洋性冰川,它运动剧烈、对地貌改造作用强,表碛多而厚,颜色灰暗。消融量和积累量均大,受气候波动影响强烈。
13、冰川按成因及物理特性分为海洋性冰川(温冰川)和大陆性冰川(冷冰川)。海螺沟属于海洋性冰川。
14、冰川(Glacier)是以一定的运动规律运动,主要分布于大陆并能长期存在的冰体;它具有一定的形态和较大的规模,是由于大气各种固态降水的堆积和再结晶作用形成的。